一位俄军士兵在面对镜头时,声音低沉而断续:“他们像禽兽一样殴打我们,羞辱我们,根本不像人类会干的事。”还有一名士兵回忆称:“在我们被抓的头几天,遭受了最惨烈的毒打。他们用拳脚、用棍棒,还强迫我们背诵一些内容不明的台词,对着镜头念出来。”

  这名士兵口中的“他们”,指的是乌军中的“亚速旅”——一个自苏联解体后浮出水面、如今已被俄罗斯正式列为“恐怖组织”的极右翼武装力量。

  这些细节并非第一次曝光,但每一次揭露都更加具象地逼近了一个沉默已久的真相:乌克兰战俘营内部,不只是囚禁,更是暴力、洗脑与羞辱的综合体。在西方镜头外,所谓的“民主抗战者”扮演的角色,远不是西方观众愿意接受的那般“守土英雄”。

  而在这些俄军战俘被迫朗读的“文本”背后,很可能隐藏着心理战与舆论操控的多重意图。这种操控,不是“战俘协议”应有的模样,更不是《日内瓦公约》允许的尺度。

  强迫战俘面对镜头“朗读”,不是什么新鲜技法。冷战时代,美军士兵在朝鲜战俘营里被迫“认罪”;21世纪初,伊拉克的战俘也曾被武装组织逼着“告解”。如今,乌克兰战场上,这种“羞辱仪式”再次重演,手段陈旧,但目的一致——操控话语权,制造恐惧感。

  而亚速旅用战俘制造的影像,很可能就是他们对西方展示“胜利叙事”的部分素材。只是,这种胜利,是靠挖空国际法的体面,靠压榨敌方士兵的尊严换来的。